首页 >> 德育园地 >>德育动态 >> 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仔细研究,制定措施并实际落实
详细内容

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仔细研究,制定措施并实际落实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思想教育家就提出教书育人的目的是培养出“贤者、君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界领导人都对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教育极为重视,认为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对此,我国中学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仔细研究,制定措施并实际落实。

1.jpg


1 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部分中学的教育体系中,有关学生的德育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是学校过分重视课堂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工作力度远不如文化的教育。

1.1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高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各界过多地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校被升学压力所支配,学校之间、学生之间都在比较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课时安排就非常有限,有些学校甚至完全没有设置有关德育教育的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师的工作,自身并不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而中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对德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在这一阶段,若家长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则不能在学生心里树立起德育的概念。

1.2 没有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

宏观来看,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中学都设立了特定的德育部门,从形式上看,已经具备完整的德育教育体制的基本要求,但是该部门成立之后,并没有进行很好地运转,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22.jpg


1.3 全员育人的局面尚未形成

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主要由校长负责,德育课程老师和班主任起辅助作用,其他科目的教师仅仅将自己科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加入德育教育中,对于教育的知识性和思想性没有有机结合[1]。正是由于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导致中学中德育教育队伍略显单薄。

1.4 德育评价理想化

由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校缺少对德育教育的检查,导致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仅仅把关注度放在学生学习成绩上,由于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不争取,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目标也设立过高,这正是导致德育评价理想化的原因。

2 优化德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明确中学德育问题总体管理原则第一、应构建校内德育管理组织网

应在学校内建立起覆盖多方面的德育体系,由校长、教导处、德育部门组成工作小组,由学校主要管理者作为小组负责人,直接参与有关学校德育教育的规划和设计,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意见并指出不足,并指导各自小组的具体工作。

33.jpg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在周边社区进行活动,通过从自我做起的方式,来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共同营造良好的文明的社会环境。德育小组还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建立起德育委员会,让学生也参与到德育管理的工作中来,纠正身边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在给他人指出缺点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这使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重视起自身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第二、实施多元化德育管理方式。

首先,在我国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不是独立的一环,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各项科目的配合,需要德育于体育、文化课、劳动等多种教学课程相关结合,德育教育应积极主动走进课堂,使学生的文化和思想共同进步。其次,学校应举办各种集体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营造文明礼貌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文明、礼貌、健康的活动秩序会令自己和他人身心愉悦。最后,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政治课堂,需要把教学的范围拓宽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比如在教室、在食堂、在宿舍,让学生充分参与卫生和秩序管理官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参与程度。

2.2 德育管理工作中注重家庭和学校相配合

在现代教育中,部分家长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成绩,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德育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职责,而与自己无关,将自己置身事外。这些想法是十分片面的,若想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两者的相互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在家庭领域的延伸,对学生的教育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不可或缺的。

44.jpg


比如,若教师在学校给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德育教育,但是家长在家中却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会使学校的教育功亏一筹。所以学校在德育教育问题上,不仅要给学生留家庭作业,而且还要给家长留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在学校和作为这个第二课堂的家庭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使学生品德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1) 建立学校和家庭定期联系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电话、建立微信群和QQ群的方式与家长密切沟通,即加强了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可以时刻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消除不利因素对学校的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3]。

(2) 建立家庭教育交流会制度。学校可以定期召集学生家长到学校来开展交流会,并挑选家庭德育教育进行比较顺利的家长给其他家长传递成功经验,在家长们的共同交流下,互相学习并改进教育方法,最终达到德育教育成果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德育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不断形成,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往往和心理问题相伴而生,若想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就必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三观,结合每位同学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平时要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58.jpg


3 结束语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学校园积极探索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德育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协调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


技术支持: 金盾网络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